一、学院简介
河南科技学院5163银河手机版始建于1991年,2002年设教育系,2013年教育系与教育科学研究所组建为5163银河手机版。学院设有教育学、学前教育两个全日制本科专业,2022年7月学前教育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拥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招收教育管理和学前教育两个领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院依据河南科技学院办学定位和传统优势,瞄准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前景,创新办学理念,形成了明显的特色。河南科技学院为全国职教师资专委会理事单位,5163银河手机版现有高等教育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两个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高校智库——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设有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型团队和学前教育学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各1个。
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人,博士14人,硕士研究生校内导师26人,校外导师34人。有河南省教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及河南省教学标兵3人。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全国教科规划教育部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研究项目2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0余项;厅级以上科研成果鉴定5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研究生教育、对外合作办学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格局。目前在校本科生900余人,研究生59人。在本科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业导师制”育人模式。拥有心理实验室、教学技能实训室、幼教音乐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10个实验、实训平台,23个教学实践基地,有力支撑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掌握系统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专业化基础教育教师为己任,致力于教育科学理论的传播与研究。学院奋力建设优秀的教育教学团队,凝练办学特色,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人才,服务区域教育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充满朝气的5163银河手机版正以广阔的视野、开放的姿态、执着的精神,朝着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同类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院而努力奋斗!
二、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一)2023年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生
人数
|
指导
教师
|
初试科目
|
复试笔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45101教育管理
|
6
|
冯启高
孟景舟
宋飞琼
何二毛
冯霞
李小丽
杨宾峰
张忠迪
张玉新
周启
刘秋云
闫梅红
高 佳
陈锋正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自命题)
④901教育管理学(自命题)
|
教育
研究
方法
|
①学校管理学
②课程与教学论
|
045118学前教育
|
6
|
申家龙
孟景舟
李小丽
杨宾峰
刘秋云
王晶
高佳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自命题)
④920学前教育学(自命题)
|
学前
心理学
|
①中外学
前教育史
②心理学概论
|
(二)202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
招生
人数
|
指导
教师
|
初试科目
|
复试笔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45101教育管理
|
7
|
孟景舟
何二毛
李小丽
张忠迪
张玉新
周启
刘秋云
闫梅红
高 佳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自命题)
④901教育管理学(自命题)
|
教育
研究
方法
|
①学校管理学
②课程与教学论
|
(三)202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参考书
命题
|
科目
代码
|
科目名称
|
考试范围
|
全国统考
|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2022年版)
|
204
|
英语(二)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考试大纲(2022年版)
|
业务课一
(自命题)
|
333
|
教育综合
|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
业务课二
(自命题)
|
901
|
教育管理学
|
《新编教育管理学》,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
920
|
学前教育学
|
《学前教育学》,黄人颂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
|
(四)202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
复试科目
|
考试范围
|
教育研究方法
|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编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
学前心理学
|
《学前心理学》,陈帼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
(五)202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
加试科目
|
考试范围
|
学校管理学
|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
课程与教学论
|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汪霞、王文静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
中外学前教育史
|
《中外学前教育史》,陈文华,科学出版社,2021年
|
心理学概论
|
《心理学概论》,白学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且符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报考教育管理领域(代码 045101)的学历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7.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考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四、报名方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2022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报考点选择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招办、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4.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公布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再填报调剂志愿。
(2)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须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校验结果。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6.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要求
1.确认时间
所有考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确认要求
(1)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入伍批准书》应提供原件或加盖保管部门公章的复印件,《退出现役证》应提供原件)。
(2)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3)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资格审查
根据教育部规定,我校对考生报考信息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五、初试时间
初试时间:2022 年 12 月 24 日至 12 月 25 日。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 小时。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考试日期
|
上午8:30-11:30
|
下午2:00-5:00
|
12月24日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
204 英语二
|
12月25日
|
业务课一
|
业务课二
|
考生应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准考证》复试时交验。
六、学费标准及研究生奖励资助政策
(一)学费标准
根据国家和河南省有关规定,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2023 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
全日制学费标准均为每生每学年6000 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三年合计14000 元(第一年入学时缴纳 5000 元,第二年缴纳 5000 元,第三年缴纳 4000 元)。均不含教材费、住宿费等费用。
(二)奖助体系
我校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贷款、“三助”津贴等奖助项目。学校设有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学校还通过立项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等形式吸引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从而获得资助。
七、招生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链接:www.educationjs.com进入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生处网址:http://yjsc.educationjs.com
学校代码:10467
邮政编码:453003
教育科学学院联系方式:李老师,17734890212,757088588@qq.com
欢迎各位优秀学子报考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